唐青叶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语言与国际关系
所教课程:《英语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话语与社会生活》《话语分析》《英汉对比与翻译》《翻译与国际传播》《中国与全球化》《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办公室:C405b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个人简介:
唐青叶,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全球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精产品一区亚洲伟长学者。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曾先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访学。现任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副院长,国精产品一区亚洲话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学双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140),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哲社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讲的《中国与全球化》获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英语语言学概论》获上海市高校一流本科生课程。出版专(译)著4部,参编词典2部,在SSCI、CS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TANG Qingy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e held a PhD degree from Xiamen University and Master Degree fro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nd worked as a post-doc in Fudan University during 2006 and 2008. S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in Florida University (USA) in 2008, and in Oxford University (UK) in 2009-2010. She is mainly interested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d identity, 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e hosted several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Shanghai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She has more than 40 articles and 4 books published. The courses she has taught include English Linguistics, Writing the Academic Paper, and Discourse and Social Lif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Discourse Analysis for the graduates, and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others. Her recent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scourse analysis, poverty and global governance,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discours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教育经历:
1988.09-1992.07:湖南科技大学国精产品一区亚洲英语专业学士学位
1997.09-2000.07: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3.09-2005.07:厦门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8.04-2008.08: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大学访学
2009.08-2010.08:英国牛津大学访学
2017.11: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访学
2018.09-2018.10: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传播学院访学
工作经历:
1992.07-2000.01:湖南科技大学国精产品一区亚洲
2000.01-2005.08:安徽淮北师范大学国精产品一区亚洲
2005.08-至今: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国精产品一区亚洲
2006.09-2008.09: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140)(2020.12-2025.12)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弱势群体身份表征的英汉多模态话语对比分析(项目编号:10BYY085)(2010.06-2014.09)
(3)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一带一路”关键词》(项目编号:17WZZ004)(2017.12-2020.12)
(4)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与实践(2009BYY002)(2009.07-2013.12)
(5)中国博士后第41批科学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的语篇生成理论研究
(6)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精产品一区亚洲“文化繁荣与社会融合”研究基地课题:《全球媒体视野中的上海进博会及城市形象强化研究》(2019年)
二、专著、译著、主编(参编)词典、教材
(1)译著:《全球主义:21世纪的最伟大的观念博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2)译著: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Key Concepts. Springer Natur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3)《语篇语言学》, 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出版社,2009年
(4)《包装名词与语篇信息包装》,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出版社,2006年
(5)《韩茹凯论语言》(英译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参与翻译)
(6)《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参与翻译)
(7)《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参与翻译)
(8)《大学英语精读》,外文出版社,2006年(参与编写)
三、论文
五种语篇主述结构模式,《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语篇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语篇模式类型与语篇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
三大类语篇模式在英汉翻译中的相互转换,《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界性的变异及其认知分析,《解放军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学报》2003年第5期
书评的语类结构及其情态的力量动态阐释,《外语学刊》2004年第1期
学术语篇中的转述现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2期
功能与认知研究的新发展,《外国语》2004年第2期
like类与please类心理动词的视角研究,《外语教学》2004年第3期
汉英语气系统对比分析与翻译,《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详略度、精密度与经验识解,《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
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分析,《外语研究》2008年第4期
视角与意义的建构,《外语学刊》2009年第3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的英语专业写作教材研究,《外语界》2009年第6期
Review on Thibault,Paul J. Brain, Mind and the Signifying Body: An Ecosocial Semiotic Theory.Language in Society. 2009, 38(2): 272-273. (SSCI )
科学教科书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美国中学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为例,《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2010年第2期
语篇话题在翻译过程中的导入、延续与转换,《上海翻译》2010年第4期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评价分析,《北京第二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学报》2012年第10期
弱势群体身份表征的积极话语分析,《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9期
全球视域下中国城管身份的话语建构,《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12年第5期
“贫困”的多模态表征,《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话语政治的分析框架及其意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第3期
《特响,特近》创伤叙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外国语文》2013年第3期
叙利亚危机的媒体话语与话语政治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5期
Voicing the Self: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old-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Third World Quarterly, 2015 (11)(SSCI)
中国主流报纸媒体中的土耳其国家形象及涉土新闻话语分析,《西亚非洲》2015年第5期
中国媒体对土耳其的社会表征,载入《土耳其蓝皮书:土耳其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中国威胁论”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15年第7辑
话语研究的新路径:中介话语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一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英语复试质量分析报告——上海某大学个案分析,《外语测试与教学》2015年第2期
身体作为边缘群体的一种言说方式和身份建构路径,《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
中国主流媒体对明星吸毒报道的研究,《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6年第3期
中国和土耳其的形象互构:基于报刊媒体的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6年第5期
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教育语篇意义表征模式的探讨,《外语学刊》2016年第1期
“神经病”的语言变异过程、机制及其动因,《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1期
基于语料库的南非大报对习近平主席访非报道的话语分析,《北京第二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学报》2016年第2期
基于语料库的globalization时空演变及其话语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全球化语境下的公共卫生再概念化——读《恶魔:我们对酒精、烟草和毒品态度之变迁》,《医疗社会史研究》2017年12月第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媒体毒品议题的话语建构:问题与对策,《新闻传播科学》2017年第2期
国外媒体“一带一路”话语表征对比研究,《外语教学》2018年第5期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Global Studies in Shanghai: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lobal Governance,Global-E, February 6, 2018,Volume 11,Issue 9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Drug Issues in China,Journal of Asian Politics and Society, Jan.2018,11(1):54-91
美国公共外交的教学与实践:以美国南加州大学为例,《公共外交季刊》2019年第1期
“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中国外宣话语的国际受众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建构中国贫困治理全球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发表于《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理论观察版)
东南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困境与治理,载《国际禁毒蓝皮书》第二辑《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Turkey’s Perceptions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3–2017): Media and Think-tanks Discourse Analysis.China Report, 2020, 56(2). DOI: 10.1177/0009445520916877
A Discourse Analysis on Betel Nut Chewing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Volume 53, Issue 1, 2021. P.40-46.(SSCI)
Discourse a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Illicit Drugs in People’s Daily (1949-2016). Journal of Drug Issues. 2021. Vol. 51(1), pp.23-37. (SSCI)
《秘书》2021年第1期两篇专题论文: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专题
(1)国家治理视域下中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语域特征对比研究;(2)《病毒往事》多模态意义与国际受众解码研究
获奖
国精产品一区亚洲第六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9年)
上海市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上海市第11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国精产品一区亚洲年度科研创新贡献奖(人文社科艺术类)二等奖(2016年)
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排名第二)
厦门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